徐崇伟,徐州三中语文教师,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成长。从教21年,17年任班主任工作,曾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班级获市级先进集体称号、先进团支部称号。2016-2018三年带高三卓越班,高考成绩优异,2016年所带卓越班高考班级均分377分,成绩优异。
2016年获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称号,2017年在市教育局教育系统机关作风建设暨发挥“三个作用”大讨论会上代表全市教师发言,2012年获徐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2014年被评为学科带头人, 2010、2011年教育局记三等功,本人获教育局嘉奖,2009年获徐州市第二届服务标兵称号, 2006至2016年中8年年度考核优秀。
如果一定要找出徐崇伟老师身上特质的话,那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更善于倾听。她是老师,但她从不好为人师,当师道尊严、高高在上、指导别人几乎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的时候,其实倾听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奢侈品。然而,徐崇伟老师善于倾听。二十一年来,她不厌其烦的找学生谈话,倾听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欢乐和烦恼,及时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在谈笑之间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
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不懈抓班级的常规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怀着一颗宽容和爱心对待学生,既严格管理,又悉心爱护,和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就是陪伴学生走过一段成长的历程”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的成长。尤其注意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品尝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生命的快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用坦诚和热情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级学生的整体弱项是作文,徐老师就以作文为抓手,着手突破:一对一的面批面改,细到词语结构,大到篇章统筹,最终全班作文都有了质的飞跃:模拟检测班级作文均分稳定在五十多分,有一批学生高达六十分。
到了高三,学生的心理困惑、学业压力加大,徐老师就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和引导者,数不清多少次的谈话,记不清多少次的交流,让学生重拾信心,重展笑容、奋起直追。
从教以来,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一直优异,在同类型班级中遥遥领先。在各次期中期末的统考中,成绩在年级中一直名列前茅。担任八届高三毕业生,高考语文单科成绩均优异,班级上线人数名列前茅。在学校中有良好的声誉,在学生中深被信任,在家长中获得好评。
指导学生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2012年毕业生孟子敏的文章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爱惜粮食”征文大赛一等奖。2011年,在第13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指导学生获写作一等奖,2011年,江苏省第三届中小学网络读书活动中,指导学生获一等奖,2012年,指导学生获徐州市校园普通话诗词朗诵大赛一等奖,2013年,首届全国艾青杯诗歌大赛中,指导学生获一等奖。
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注重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营造幽默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13年,积极参与“学讲计划”的课堂研究,不断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2014年,论文《质疑提问,构建学讲课堂》获教研室征文比赛二等奖;立足课堂,反复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在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质疑提问”学讲课堂模式:即课堂教学以“自主先学、质疑提问、小组交流、课堂展示、拓展积累、课后反思”环节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教会学生提问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会学生合作交流。
2014年5月份,在省市合作高级研修班培训中,运用“质疑提问”教学模式开设公开课《浪淘沙》,获得江苏师大魏本亚教授等人的高度赞扬,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014年11月,在全市开设“学讲计划校校行”公开课,并汇报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讲体会,教育局各级各部门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听课,给予高度评价,获得广泛好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4年12月,在铜山大许中学开设市教研室“学讲计划”研讨课。全市几百位教师参与听课,获得好评;
2014年12月,在开发区中学开设全国课博会公开课,与全国36为名师同台切磋,获得好评;
2015年3月,以“学讲”方式在江苏省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新时空”开设录播课,江苏省语文教研员朱茫茫老师亲自点评,获得好评;
2015年4月,在徐师大承办的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为枣庄骨干教师培训开设公开课,共同探讨,获得好评;
2015年9月,拍摄徐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学讲课堂”宣传片,阐释了“学讲课堂”的理念,扩大了“学讲课堂”的影响;
2015年10月,在全国校长高峰论坛会议上开设学讲公开课,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专家莅临听课指导,给予高度评价;
通过一系列公开课的开设和教学理念的交流,在本校及徐州市和国家级的公开课交流展示中扩大了影响,获得了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除此之外,积极参加各类评优课,曾获得2008年徐州市大市评优课一等奖,2009年全国评优课一等奖,多次在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开设公开课,获得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教研工作,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的刊物上发表,并多次在教研室和学校举办的比赛中获奖。其中《语言品读的教学意义》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10期,《让语文课堂充满“欲罢不能”的诗意》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8期,《<再别康桥>》意象选择的古典美》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2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听课有感》发表于《新课程》2011年第2期,《人人都有小红帽》发表于《新高考》2012年2月,《让学生了解一些西方文化》发表于《徐州教育科研》2008年第5期,《从西瓜的N种吃法谈起》发表于《徐州教育科研》2008年第4期。积极申报课题,目前个人课题《普通高中语文教研组专业文化健身的实践探索》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立项,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研组的文化建设》已经结题,并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了省级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省级课题,2012.7结题)的研究,正在参与省级课题《学情分析视角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系列化研究》,主持一个市级个人课题《学情分析视角下高中作文教学文章修改的序列化研究》。
积极开设各级各类型讲座。2013年6月在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了题为《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语文学科专题讲座,7月赴沛县作了《怎样进行良好的沟通》的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和《新教师工作艺术》的新教师培训讲座。均获得一致好评。在市教育局组织下编写《语文核心素养读本》,面向全市高中教师推广,成为高中高考复习的指导用书,有针对性,有指导性。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徐州市高分学子报告会”上做学法指导,获得好评,《江苏教育》第二版以《我的教学理念》,《彭城晚报》以《成如容易却艰辛》、《于无声处用心裁》多次专版介绍。
2011年任教研组长, 2013年徐州三中语文教研组获得徐州市(含六县)先进教研组称号,在2012年市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大赛教研组团队教研项目中获高中语文组二等奖。文学社团“沃土文学社”获市级优秀文学社团。
2014年任陈起景指导教师,指导获得徐州市大市评优课一等奖;2013年任付曼指导教师,指导获得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徐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所写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2012年任陈兴丽指导教师,指导获得第12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特等奖,徐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所写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做学生的贵人
——吴亚男先进事迹报告
在吴亚男老师的备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巨匠,而是为了在荒原上播下一颗种子,当碰到合适的阳光雨露,这颗种子就能够茁壮成长”。这既是吴亚男老师的座右铭,也是他十几年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
一、逆风上扬
2011年吴亚男老师接手一个高三班级,有一名叫小毛(化名)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小毛上课的时候要么心不在焉,趴在桌上睡觉,要么特别兴奋,以特别的大的声音回答问题,有时还会在没有老师允许的情况下在教室里走动,或许这个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是厌学、顽皮这么简单。通过和前任班主任沟通后才知道小毛的身上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小毛在十岁时父母便离异了,现在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高二下学期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有两个科目没有过关,这意味着如果高三没有通过补考,便无法参加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不久,医生诊断他患上了“抑郁症”。从那时起,小毛便在家治疗,现在病情好转才回到了学校。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吴老师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如果建议小毛回家继续治疗,长期脱离学校教育,又缺乏父母的关爱,小毛的人生将走向何方?而留在班里,几天来,小毛的行为已经干扰了教学秩序,很多同学都对他有看法,小毛能留下吗?对待小毛的教育和引导,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沉默是金”与“你很棒”
小毛从开学以来经常迟到,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也很不理想。吴老师告诉他作业会做的一定做完,不会做的可以空着,等第二天问同学或者老师,如果晚上作业实在做不下去,就帮爷爷做一些力作能及的家务,不要让爷爷累倒了。学生不做作业肯定是不对的,但对于现在的小毛,要求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所有的作业也是不现实的。不妨对他降低要求,给他一个循序渐进的环境。并且,吴老师联系了小毛的父亲,约他在办公室见面。吴老师在这次会面前特别安排坐在小毛前面的两位学生写了两篇作文,题目分别是《小毛,沉默是金》和《小毛,你很棒》,一方面描述小毛上课大声喧哗和走动对同学造成和班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小毛热心班集体的表现进行肯定。
小毛的父亲如约而至,当他和小毛一起来到办公室坐下后,吴老师和他沟通了小毛的近期表现, 并且把学生写的两篇作文给小毛的父亲和小毛看。看完后,小毛的父亲很感动,事实上他非常希望儿子可以获得肯定和关心。而小毛看完后,眼眶有点湿润。吴老师对小毛说:“我也像两位同学一样,既能看到你的热情和对班集体的重视,也能看到你对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虽然在高二时你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但既然选择了回到学校,那么就说明对学校的环境有很深的眷恋,也说明你具有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质。我不认为现在的你心理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有过一段脱离学校教育的经历,现在还不适应学校的节奏,我会持续关注你的表现,愿意帮助你。”吴老师又对小毛的父亲提了几点建议:“第一,我们一起给小毛的学习找到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赶上其他同学的进度。第二,严格控制小毛的作息时间,把现在的起床时间提前十五分钟。第三,看到小毛的闪光点,小毛是一个很棒的学生,我会持续的关注他,希望家长可以付出更多的关心在小毛身上。”
“让我们来帮助你”
从上次与小毛的家长谈话后,小毛再没有迟到过,上课睡觉的现象也在减少,作业情况也开始好转。通过班级QQ群,吴老师给小毛的家长发了如下内容:“小毛已经四天没有迟到,值得鼓励。现在上课状态和作业情况有好转,鼓励小毛继续加油。少说、多做,老师会一直给他加油鼓劲。”没想到不久后,小毛上语文课的时候又下位了。起因是语文老师在快下课时给同学留了一份学习资料,如果需要的同学可以到语文课代表那里去复印。小毛听到后,立即下位向周边同学询问是否有需要复印材料的,他下课后一起去复印。吴老师知道这件事情后,和小毛进行了交流。在肯定他主动为同学复印资料的热心后,向他指出破坏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错误,希望今后不要再发生类似事情。同时,吴老师也意识到,小毛的表现或许和他通过QQ表扬了小毛近期表现有联系。小毛想改变,但方式却选择错了。通过上次请同学以写作文的方式对小毛产生触动的方式确实有效后,吴老师坚定了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去改善他的行为习惯的有效性。吴老师和小毛交流了这个想法,并且设想了几种方式,最后选定了主题班会形式的帮扶方法。小毛还为此次主题班会确定了题目“小毛,让我们来帮助你“。在班会之前,吴老师强调了强调此次主题班会体现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无论是评价还是建议一定有礼有节有据,绝不能出现人身攻击或者毫无依据的指责。说这些话,是因为吴老师仍然对同学们和小毛的反应有所保留,这次班会课是否会达到吴老师预想的效果呢?事实证明是过虑了。除了刚开始场面有些冷清外,很快同学们就积极参与到班会主题中,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很客观,而且均是正面的引导,即使是说问题也是比较含蓄。在最后小毛对同学的见解进行最后表述时,小毛哽咽了,他感受到了班集体的关怀和温暖,并且做出了自己的承诺。在班级同学给小毛写帮扶建议时,每一个同学都确实认真思考,慎重落笔。从同学们的表述中,吴老师知道了高一时小毛的英语成绩是全班第一,在查阅他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虽然整体很不理想,但英语却排在班级的第13名,在英语学习上小毛应该有他独到的地方。吴老师咨询小毛能否将他学习英语的方法归纳出来,让大家学习一下。小毛很开心的答应了。
我要当“水长”
在多种教育方式的浸润下,小毛的表现趋于正常。课堂上也基本保持注意力集中,更大的变化是课堂上再没有出现四处走动和大声喧哗的情况。小毛也把英语学习的方法整理好交给了吴老师,吴老师把它贴在了班级的宣传栏处。放学时,吴老师看到班级里的饮水机周边又出现了纯净水水桶上的塑料封装垃圾,便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的饮水机周边总是会出现水渍或者纯净水水桶上的塑料封皮,我希望有同学主动承担把纯净水桶放到饮水机上的专项任务。”话音刚落,小毛和另外一个同学立即举手了。吴老师欣喜的任命小毛为班级的“水长”,小毛的“水长”生涯就此开始了。
“你是我的贵人”
高考的硝烟已经散尽,在这一年中,小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总的来说是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的。小毛通过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补考,顺利参加了高考。在高三最后的备战阶段,小毛并未像励志故事中的主人翁一样力挽狂澜在学业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吴老师欣慰的是他一直很淡定,也很快乐。在快毕业的时候,他问吴老师:“老师,高职院校怎么样”,我的回答是“成为技术人才很了不起的,我们一起好好比较一下,把你的想法和我说说”。现在,小毛已经是某工程机械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从他的微博可以看出现在的他很快乐,找到了属于他的天地,过得很充实,抑郁症的症状在他身上一去不复返了。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小毛拉着吴老师的手,郑重的说:“吴老师,你是我的贵人!”
二、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学生的成长是全方位的,不能简单的概括为学习成绩好、有团队意识或者有助人为乐的意识,而应是新课改所提出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差班不差”
2012年,吴老师又接了一届班级,这是一个大家眼中的“差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各种违规违纪层出不穷,作为班主任的他每天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还应接不暇,更不要说提高成绩,把这些“差生”送进大学。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远。改变是发生在一次运动会 ,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集体活动,每个班级都为运动会做了充分的准备,吴老师的班级也不例外,运动员、拉拉队、报道小组、纪检小组、卫生小组,吴老师把能想到的都准备好了,甚至还将平时学生喝完扔掉的饮料瓶收集起来为每个学生DIY了一个拉拉队道具。运动会上,他和学生们一起为场上的运动员声嘶力竭的加油,学生的声音嘶哑了,吴老师也是。没想到,最后在公布成绩的时候,吴老师的班级获得的运动成绩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还获得了宣传报道奖和精神文明奖。学生们沸腾了,当回到班级进行总结时,吴老师甚至激动的说不出话,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可爱,这种场景很多年都难以忘怀。学生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更体现在拥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上。吴老师有一种强烈的念头:我的“差生”不差!自此之后,他调整了思路,学习上的比拼先放一放,他和同学们群策群力,力争在平时各项检查和各项集体活动中崭露头角。客观的讲,那一年是吴老师当班主任最累的一年,期中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他和同学们都一一克服了,最后班级的十项检查评比的结果不仅远超同类型班级,更屡屡超越重点班,成为年纪第一。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被吴老师先放一放的学习成绩竟然出现了戏剧般的变化,班级总分名次不断上升,成为了同类型班级的第一名,在高考中这个班级超额完成了高考指标,一时传为佳话。
“催我奋进的力量”
2014年,吴老师又带班主任了,这次的班级是个重点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较以往所带班级有明显提升,这也使得我对学生“成长”的要求和期望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们不仅要做到更好,更要做到最好。班级总分必须向第一发起冲击,各项集体荣誉一个也不能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班级建立之初的目标都一一实现了。班级成绩多次位列年级第一,在当年的运动会上,吴老师班级拿到了大会设置的所有集体荣誉,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徐州市跑操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获得了市教育局颁发的“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理想正向着现实转变着。一次偶然的事件,让吴老师对“成长”和“优秀”有了重新的定义。2015年4月,吴老师班的一名学生意外受伤,需要住院一个多月,作为班主任的他多次到医院看望这个学生,安抚家长和学生的心情,并鼓励班里的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意外受伤的事件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了,一次放学后,班里一名叫胡威的同学向吴老师要一份周练的试卷,吴老师不禁奇怪,刚才不是发过了么,怎么还要?胡威说这不是给他的,而是给那名受伤的同学准备的,这一个多星期他每天都坚持到医院给这名同学补习。吴老师问他原因,他说不希望我们班级出现休学的同学,我们要一起上大学。吴老师被胡威感动了,第二天我在班里公开表扬了胡威,没想到放学后十几个同学自发组织起课后辅导小组,自愿为那名受伤的同学补习,而且一直坚持到了这名同学回校上课。吴老师被一种难以描述的情感冲击着,感受着一种力量在催我前行,这种力量这一次来自心灵。
三、大爱无疆
时光飞逝,2017年6月,吴老师带的又一届高三学生毕业了。当学生们在照毕业照那天,一个个雀跃着找吴老师合影时,看着他们快乐的笑容,吴老师不禁想起一年前的那一天。2016年7月18日,这一天是新一届高三年级成立的日子,学生们既紧张又兴奋,对未来的憧憬和迷惘,对高考的期待和胆怯充斥着他们的胸膛。吴老师知道这一天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可就在这一天,吴老师的老婆住进了医院,凌晨两点钟进了手术室,四点多钟回到病房,看着老婆苍白的脸色他根本没有离开的理由,请假的电话犹犹豫豫又总是没打出去。老婆从麻醉中渐渐苏醒,她知道今天是新高三年级成立的第一天,也知道他准备了很长时间的班会,她说:“去吧,我没事了,去学校吧!”她已经习惯了吴老师把学校的事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心态,见他还在犹豫,她也没再说话,只是向吴老师笑了笑,摆摆手,沉沉的睡去了。其实她不说话是因为她知道我放不下自己的班。吴老师在看到她情况基本稳定之后,安排好医院的事情,立即赶到了学校,平复情绪召开了他毕生难忘的一次班会,并且在班会后召开了家长会,为高三的奋力拼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他回到医院时,老婆躺在病床上问我家长会开得怎么样,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他前进最大的动力,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当老师挺幸福。
吴老师常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没有多大的功绩,更多的是被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感动着,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感动催促着像他这样的青年教师不断奋斗和前进,从这种意义上,他愿意当自己是蚕——春蚕。因为他越来越感到,确实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近乎神圣的力量在鞭策他。这种力量,暂且称它为——教育理想。这理想便是阳光,有它,便有了花朵的色彩与芬芳。”教育不就应当如此美好么……